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ITSM系统_CMDB设计_业务要件
阅读量:2266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5-09

本文共 751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5 分钟。

这段时间忙得可以,一边要搞ISO20000,一边要搞一款ITSM系统,配置模型汇报了无数次,CMDB的构想也是一次次的讲,有时你想得清楚一件事情并不难,难的是如何推销你的想法,让哪一些想得清楚或者想不清楚的人同意你的做法去做,这个难度更大,虽然个人很不喜欢做这种事情,但没有办法,还是硬着头皮一次次上,折腾好几回了,总算拍板定下来搞了

        关于整个配置管理模型与CMDB的规划构想,其实在去年底就差不多成型了,但困于项目,无法尽快展到拖到现在,这过程中也与很多人做过交流,不过基本上是越发让我坚定想法了,看来去年底的思考还是对的,前段时间一个美国的公司过来跟我们交流ITSM工具,这家公司在中国在美奥软件,英文名叫MO(ManagedObjects),他们号称是BSM(业务服务管理)领域的领跑者,我看了他们的软件演示,也听他们介绍了理念,还不错,个人觉得跟我的想法差别不大,模型与技术实现没有问题的情况下,最终成败就取决于应用了。

      下面这人东西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看得懂,如果有跟我们一样处于想做CMDB的同行,应该还是有一些参考意义的,也可以启迪一些对配置本身的思考。以前我就是拼命想找这种资料结果找不到,最终自已从来到尾,一穷二白的重建。

      欢迎大家发表一些意见与展开讨论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 

配置管理业务要件
业务模块   要点描述 必要画面 输出表单/报表
配置管理   业务定义 属性池:CMDB中所有属性的集合
    属性值:具体一个属性对应的值
    CI:具体一个配置项,也叫CI实例
    CI分类:根据物理形态把CI划分为某一个种类
    CI结构:描述CI之间的构成、连接、需要关系
      构成 从逻辑层面或物理层面,一个或多个CI构成另一个CI,称为构成,象当于指向父节点,构成是关系的第一法则
      连接 连接是一种物理上硬连接,表示一个CI与另一个CI物理上的连接,连接是关系的第二法则
      需要 当一个CI的运行,依赖于另一个CI正常运行时,称为需要,需要是关系的第三法则
      构建方法 构建关系的方法是遵守鱼群原则,注意构成与需要是单向关系,连接是双向关系
 
性能定义 界面打开时间(包括所有弹出窗口):从点击到界面元素完全呈现,要求在1-1.5秒钟内
    CI清单查询:100个CI内的查询,从点击到完成查询,要求在2秒钟内
    CI结构查询:树状目录层层展开,每一层的展开时间要求在1秒钟内,一次性全部展开节点的时间要求在3秒钟内
    操作时间:任何作业画面中点击保存的等待需要控制在2秒以内
    报表统计:控制在3秒钟内
    结构审计:可以控制在5秒内
    界面刷新:要求在作业过程中,不能存在对整个作业界面进行刷新的现象,整个作业界面的刷新控制度作业操作结束时
   
1 属性管理 属性管理负责维护管理CMDB中的属性池    
  1.1 增加属性 属性池中可以随时增加一条属性,主要有三个信息,一是ID(数据库分配),二是属性名称(用户定义),三是属性说明(用户定义,用来描述此属性名称的含义,以利于调用) 属性管理作业画面  
  1.2 修改属性 属性池的属性名称与属性说明是可以被修改的,一旦修改属性名称或属性说明后,已调用此属性的所有分类的所有CI的信息应该得到更新
需给出重点提示,告诉用户有多少CI分类,多少个CI实例引用了此属性,并且有多少个CI实例已有属性值的存在。
属性管理作业画面  
  1.3 停用属性 属性池的属性可以被停用,一旦停用后,原来被分配到此属性的CI信息中会被剔除此属性的显示,同时此属性在此状态下将不可被调用
需给出重点提示,告诉用户有多少个CI实例引用了此属性,并且有多少个CI实例已有属性值的存在。
属性管理作业画面  
  1.4 删除属性 如果一个属性在没有被引用的情况下(没有任何一个CI类或一个CI实例此用),可以直接删除此属性 属性管理作业画面  
  1.5 公用属性定义 如果一个属性属于公用属性可以直接被标识,这样所有CI实例都会引用到此属性,注意如果用户想取消公用属性的标识需要给出重点提示:
告诉用户有多少个CI实例引用了此属性,并且有多少个CI实例已有属性值的存在。
属性管理作业画面  
2 约束管理 约束管理负责对属性池的每一条的属性的填写进行约定、限制、指导    
  2.1 数据类型 每一个属性的属性值的数据类型进约定,共有三种类型,字符型、数值型、日期,每个属性的属性值必须且只能对应一种 约束机制作业画面  
  2.2 输入方式 每一个属性的属性值的填写有二种方式,一种是手工输入,一种是界面选取,手工输入表示由用户直接录入,界面选取表示需要有基础数据的维护。需要对每一个属性的属性值进行规定输入方式,必须且只能选择一种 约束机制作业画面  
  2.3 数据维护 如果输入方式是界面选取,需要对属性值进行基础数据维护,比如属性“品牌”,需要先维护好所有品牌数据,然后才界面中进行选取
注:责任人,服务目录、客户组织这个属性的数据从其它模块调入数据
约束机制作业画面  
  2.4 单位维护 如果某一个属性的属性值是数值型时,需要选取一个单位 约束机制作业画面  
  2.5 填写示例 对于字符型的属性值需要维护一个填写示意,以便后续CI实例的创建与维护 约束机制作业画面  
3 分类管理 建立与管理CI的分类体系,并维护管理分类与属性的关系信息    
  3.1 增加分类 分类是可以增加,无论是一级分类、二级分类、三级分类,在数据库设计层面要考虑未来扩充的可能性,在2年内联友的应用,CI分类不会超过三级
注意分类名不能重复
分类管理作业画面  
  3.2 分类属性定义 增加一个分类后,可以从属性池中分配对应的属性给此分类,前提是此属性没有被此分类的父分类引用,一个分类可以拥有多个属性,注意公用属性不能被分类引用 分类管理作业画面  
  3.3 修改分类 对分类的修改分为对分类名的修改;
对分类的父类归属修改,比如将二级分类程控交换机的对应一级分类是通讯设备,现在把它的对应一级分类改为网络设备;
对修改分类对应的属性进行修改,一旦为某一个分类添加了一个新属性时,已引用此分类的所有CI实例都需要增加此属性
如果为某一个分类減少一个属性时,需要检验所有引用此分类的CI实例的这个属性是否存在属性值,如果存在则不充许减少;如果没有值,则可以减少此分类的属性
分类管理作业画面  
  3.4 停用分类 一个分类可以停用,一旦一个一级分类停用,其所有二级三级分类都会被停用;
停用分类的前提是:
没有CI实例引用此分类或其子分类
所有属于要停用分类的CI实例全部处于停用状态,此时可以对这个分类进行停用处理;
停用分类后,此分类将不可再被引用;
停用分类操作时,一定要给出足够醒目的提示信息
分类管理作业画面  
  3.5 删除分类 分类可以被删除,删除的前提是:
1、此分类没有子分类
2、没有CI实例此用此分类或其子分类
一定要给出足够醒目的提示信息
分类管理作业画面  
4 CI管理 CI的创建与维护,同时CI结构在此进行构建与维护,日后的CI报废与停用等都在此作业管理    
  4.1 4.1.1 增加CI 每一个CI实例都有一个唯一性的编码,
增加一个CI实例时可以手工操作,也可以直接复制CI实例的属性信息(结构信息、客户组织、责任人、服务目录这个属性信息除外),然后进行编辑或保存
CI管理作业画面  
    4.1.2 CI分类确定 增加一个CI时,首先决定其分类,必须选取到最低层分类(即不能定位到一个仍有子分类的分类上) CI管理作业画面  
    4.1.3 CI属性填写 选取CI的分类后,此时需要带出对应分类的所有属性,此时需要按照属性的约束机制进行录入或选取相应的属性值,注意要带出相关的属性说明及填写示例以利于用户理解及操作 CI管理作业画面  
    4.1.4 CI结构维护 CI结构维护时,有三种结构类型(构成,连接,需要),先选择结构类型,然后与选择对应的CI,此种的查询功能尤其重要,应可以根据类、编码、属性值进行检索需要进行关联的CI清单
注意:
在任何一个由构成关系的结构树中,一个CI只能在某个节点出现一次,否则会循环错误,程序需要建立校验机制
一个CI的构成父节点只能有一个,一个CI的构成子节点是多个注:当一个A-CI在构成关系中选择了B-CI,A-CI就是B-CI的子CI,B-CI就是A-CI的父CI
连接与需要的关系类型,是不会产生树状结构的,只是单层连接,显示也可能是一层的,不用逐层推演。
两个CI之间的关系类型只能有一种,且只能构建一次,不能双向构建。
CI管理作业画面  
  4.2 修改CI 修改CI的属性值,当要对某一个CI的属性值进行修改时,首先要查询到这个CI,然后对在列出这个CI的所有属性值进行修改保存
修改CI的结构,连接、需要的结构改变,无需考虑影响,如果修改一个CI的构成(父节点时)需要做如下处理:新父节点在统计业务单据时会包含出此CI的关联业务单据(业务单据需要随着CI一同迁移)
CI管理作业画面  
  4.3 停用CI 只有当这个CI及其所有子CI与其它的任何CI没有连接与需要关系时才可以被停用,当一个CI被停用后,其所有子CI也会被停用,这样此CI及其所有子CI都不可再被定位与变更 CI管理作业画面  
  4.4 删除CI 只有当CI及其子CI没有关联的业务单据时,同时此CI处于停用状态时,CI才可能被删除,一个CI删除后,其所有子CI将也会被删除 CI管理作业画面  
  4.5 虚拟CI 虚拟CI的产生是因为管理与统计的需要,只是逻辑上的实体而非物理上的,在程序逻辑上与其它CI没有区别 CI管理作业画面  
5 结构管理 把CI的结构维护功能用更图形化、更方便的操作维护,以便于使用过程的CI的结构维护    
  5.1 结构查看 采用树形目录方式查看CI结构信息,用户选定具体CI进行展示结构,构成的结构类型需要完成全部可以展开,连接与需要的结构类型只需要展一层即可 CI结构管理作业画面  
  5.2 结构维护 可以在树状目录中选定某一个节点(具体CI)进行结构维护(即属性值更改)
也可以直接在树状目录中增加一个CI节点,作业逻辑参考CI结构维护
结构维护作业界面需要考虑拖曳功能,即在界面右边的CI清单中直接拖入一个目录节点,即自动完成结构构建
CI结构管理作业画面  
  5.3 CI更换 选定某一个节点(具体CI),然后进行CI更换,原有CI本身的父节点信息需要被新CI复制,而被更换的CI(含其所有子CI)全部脱离树状目录,被新CI(含其子全部CI)替代
被更换下来的CI将的状态默认为“停用”
CI结构管理作业画面  
6 基线管理 CI的基线维护管理,实现基线打印及快照功能    
  6.1 快照生成 用户随时可以对某一个CI进行快照(即把这个CI及其子CI的所有属性信息及结构信息记录下来),如果此CI(含其子CI)在变更在处理过程中,需要给予提示,提示有多少变更作业在处理中,是否要生成快照
每做一次快照需要进行说明
CI基线管理作业画面  
  6.2 快照查询 先查询出某一个CI,然后列出此CI的快照记录,由用户选择某一次的快照进行查阅(需要调出树状目录) CI基线管理作业画面  
  6.3 快照打印 把某一个CI的全部快照信息,根据A4张打印出来 CI基线管理作业画面  
7 变更操作 临时纳入CMDB功能的变更管理功能,提供一个用户界面,以便实现对CMDB数据维护的控制,日后此功能会移至变更管理中    
  7.1 变更申请 查询出某一个CI,调出本身及其子CI的所有属性信息及结构信息,列出当前值,用户填写变更值(用户可以把当前值复制到变更值中),用户需要填写变更单号以及变更说明,然后提交(如果一个CI的变更申请提交成功后,这个CI将处于锁定状态,即在此变更申请终结前,不得对此CI进行维护,这样可以有效避免CI调用冲突或快速定位事故诱发点) 变更作业画面  
  7.2 变更审批 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批(需要列出变更申请的所有信息),只有通过或不通过,如果通过,则更新CMDB,不通过无需处理 变更作业画面  
8 批量维护 大批量的对CI进行维护管理    
  8.1 批量新增 只能批量新增同一个分类的CI,这批CI的所有属性信息是一样的,结构信息也是一样的,用户决定新增的数量,程序复制完成
另外提供批量导入功能,用户来决定分类,程序生成模版,用户完全根据程序模版实现导入(此功能需要有独立的权限控制)
CI批量维护画面  
  8.2 批量维护 批量维护适用于相同分类的CI,并且这些CI的属性信息是完全一致,结构信息也是完全一致的。程序只需列出其中某一个CI的所有属性信息与结构信息(当前值),用户输入变更值(用户可以把当前值复制到变更值),最后保存更新
批量维护的另一个作用是根据属性名称维护,用户查出所有含有这个属性名称的CI(可以根据分类查询,或根据父节点,或者属性值不为空,属性值的范围),系统只列CI编码信息、CI分类信息、还有就是这个属性信息,用户在输入变更值(用户可以把当前值复制到变更值),最后保存更新
CI批量维护画面  
9 预警管理 CI使用安全提醒功能    
  9.1 使用预警 根据出厂日期与使用年限进行计划,告诉用户哪一些CI已超过使用年限,哪一些一个月到使用年限,用户可以查询根据月数查询最晚12个月到使用年限的CI。注意已过使用年限的CI需要标红处理,建议形成看板(用户可以输入具体日期) CI预警作业画面  
  9.2 保修预警 根据起起保日期与出保日期与当前日期进行匹配,列出已过保,哪一些未来一个月即将过保的CI,用户可以查询根据月数查询最晚12个月过保的CI。注意已过保的CI需要标红处理,建议形成看板(用户可以输入具体日期) CI预警作业画面  
10 审计管理 无论是哪一些类型的审计,只要用户产出清册后,再点击执行审计动作,此时可以在清册界面上,直接更新清册信息(用户可以复制原数值到审计值中)即属性值,最后点击结束审计,则完成审计动作    
  10.1 分类审计 用户可以根据某个分类(注意一级分类也可以是二级分类,也可以是三级分类)自行决定审计的比率或数量,然后生成审计的CI清单,可以根据A4纸打印,用户根据清册进行审计活动(需要空出一行由用户填写审计的结果) CI审计作业画面  
  10.2 属性审计 根据某一个属性的值范围(大于或等于,或包含)进行查询,把属于范围内的CI生成审计的CI清单,可以根据A4低打印,用户根据清册进行审计活动(需要空出一行由用户填写审计的结果) CI审计作业画面  
  10.3 结构审计 可以查找有多少有子CI但最上层父节点不是虚拟CI的CI,还可以根据CI的状态属性来减少查找范围(有报废的电脑),用此方法阶段性的审计结构,把游离CI清查出来 CI审计作业画面  
  10.4 随机审计 用户决定随机审计的数量,并不做任何限制,在所有CI中随机挑选出CI,列出清单
用户决定天数(多少天内发生变更的CI),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发生过变更的CI中输入审计数量,随机挑选CI抽查守计
CI审计作业画面  
  10.5 固定审计 用户根据分类或属性值范围进行审计,审计的对象是范围内的全部CI CI审计作业画面  
  10.6 清册打印 清册需要根据A4纸打印,列出所有的CI属性信息 CI审计作业画面  
11 清单查询 查询具体的CI实例信息    
  11.1 分类查询 根据CI的分类(一级、二级、三级都可以查询)来进行查询CI清单 CI清单查询画面  
  11.2 属性名称查询 根据CI的属性名称查询CI清单,比如查询包含某个属性的CI有哪一些 CI清单查询画面  
  11.3 属性值查询 根据CI属性值范围查询(等于,不等于,大于或等于,大于或小于,大于,小于,包含,不包含,空)再加上与和或的逻辑运算。 CI清单查询画面  
  11.4 节点查询 查一个CI有哪一些子CI(构成)
查一个CI的所有父CI(构成)
查一个CI的连接CI有哪一些CI(连接)
查一个CI的需要CI有哪一些CI(需要)
查一个CI的被需要CI有哪一些CI(需要)
CI清单查询画面  
12 结构查询 树状目录必须从某一个CI为作根节点展开,列出所有构成的子CI(注意根据类名称显示,一个父节点下面在构成是一百台台式机,但在树状目录上显示是/父节点/台式机/001,002,003。如此便于用户阅读目录)
连接、需要的只列出跟这个CI连接与需要的CI(同样中间用类名称作为中间桥接)
点击某一个节点时,需要列出此节点(CI)的所有属性信息
CI结构查询画面  
13 报表管理 CMDB的各类报表管理    
  13.1 分类信息统计分析 统计当前的分类个数,一级分类的有几种,二级分类几种,三级分类几种,总数多少种    
  13.2 属性信息统计分析 把属性池的利用情况做一次分析,有多少属性被引用,引用的次数是多少,有多少属性的值为空,    
  13.3 CI数量统计分析表 可以根据结构(项目)、属性值范围(客户组织、运维团队),统计分析当前CI的数量分布情况,根据CI分类列出来,要有图表    
  13.4 变更活跃度分析 根据CI分类,或者根据结构(项目),统计变更发生的次数,变更的信息可以分为结构变更与属性变更(查询出来的画面,点击数字后,直接进入每日变更统计表)    
  13.5 变更统计 按日期变更次数需要有统计数据,点击次数的数字后需要列出具体的变更记录列表    
  13.6 审计统计分析 统计每次审计的CI总数,发现问题的CI总数(有更新CI信息的CI),得到正确率    
14 日志管理 查询动作不必记录,需要记录所有数据操作记录,把直接在CMDB中进行数据操作的人员与操作内容记录下来,在备查验 操作日志查看画面  
 
   制作人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流程经理审核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运维部长审核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转载地址:http://zdvcb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stdcall 标准winNTdll 编写 与 调用
查看>>
Android 搭建
查看>>
Java 配置
查看>>
多个Activity的完全退出
查看>>
自定义android控件
查看>>
tomcat c/s 三层架构
查看>>
代码_多进程_简单实例
查看>>
转载_消息机制
查看>>
代码_网络_FTP
查看>>
代码_网络_WWW
查看>>
UIView常用属性和函数
查看>>
UIButton常用属性和函数详解
查看>>
UILabel常用属性详解
查看>>
UITextField常用属性和方法详解
查看>>
“UITableView完美平滑滚动”阅读笔记
查看>>
UIImageView常用属性和方法
查看>>
UIImage常用属性和方法
查看>>
会报编译器警告的Xcode 6.3新特性:Nullability Annotations
查看>>
2015 Objective-C 三大新特性
查看>>
Objective-C中instancetype详解
查看>>